7月28日,胶州陆港至青岛港大港港区的“胶青快线”循环班列正式开通运营,这是继开通“胶黄小运转”循环班列后,物流集团在青岛地区搭建的又一高效便捷的海铁联运通道。
胶州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海表名邦”“金胶州”的称号,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近年来,胶州充分发挥胶东国际机场、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胶州陆港等交通枢纽集成优势,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新通道及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区,逐渐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山东港口与胶州市合作源远流长,港城关系密切。早在2014年,胶州市人民政府就联合青岛港、中铁联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通“胶黄小运转”循环班列,启动胶州内陆港建设,将口岸通关功能“前推后移”。近年来,随着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胶州陆港综合物流枢纽优势愈加显著,逐步搭建起胶州陆港与青岛港“前港后站”高度协同的一体化通关体系,为进出口企业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进一步增强了胶州地区的物流集散能力。
此次“胶青快线”班列的开通,是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携手青岛港,主动对接胶州市政府、铁路、海关、物流园等,为进出口企业搭建的又一全新、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将进一步缓解青岛港大港港区的堆存压力,并全面提升胶州陆港的资源集聚能力。
后续,物流集团将以胶州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济铁物流园、金胶州保税仓库等为支撑点,发挥胶州陆港通关便利、政策激励等诸多优势,全面畅通东向辐射日韩、西向直通中亚欧洲的国际物流贸易大通道,助推胶州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国际物流中心及贸易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