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里的安全卫士
身穿防静电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踏防静电鞋,手拿热成像红外测温仪……青港物流危品管理中心值班主任王晓杰迎来了危险货物管控新的一天。
青港物流危品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运营前湾港区三个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总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堆存能力合计2074TEU。为了保障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平安运行,一群安全卫士用脚步踏实安全根基,用责任守卫安全红线,全力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守好每一关
安全是危品管理中心发展的“根”,也是每位成员心头上紧绷的一根弦。
“箱体温度26℃,检测正常,可安全通行!”伴随着一辆装载着危险货物集装箱的拖车驶入堆场缓冲区,王晓杰举起热成像红外测温仪,认真检测箱体温度,检查箱况及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这是守好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的第一道关口——入库。为了确保危险货物安全通行,危品理货员需对每个进入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的集装箱箱体温度、箱况、危标及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等进行全方位检查。
但危险货物进入堆场,并不是万事大吉,时刻关注这些各种各样的“全场焦点”更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进入堆场的危险货物也开始变得多样化。”王晓杰介绍道。危险货物种类的增加带来管理标准的增多,管理难度也随之变大。为了保证危险货物储存安全,堆场内的巡查员每小时巡查一次,仔细巡查堆场的每一个角落,认真检查好每一个集装箱,同时对重点货物进行测温和气体检测,并如实填写记录,每班累计要走3万余步。
除了人防,技防也同样重要。在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处处隐藏着“黑科技”。带智能温控喷淋功能的遮阳棚,环境温度达到28℃时会自动喷淋降温;带采集箱体温度功能的单体测温仪,实时传送高危货物集装箱温度;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冻柜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冷藏箱温度和通电运行情况……为提升危险货物安全管控水平,危品管理中心创新打造涵盖全过程、全领域的30大技防设施,通过智能设备24小时不停地监控着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情况,用科技化手段全方位保障货物安全,助推平安发展。“这些还不够,我们现在正积极研发巡查机器人、翻箱机等智能化设备,有望今年年底前实现!” 王晓杰骄傲地向记者说道。
打造一专多能“危管铁军”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危品管理中心的安全发展,关键在于人。
“之前我是一名巡查员,现在是K区堆场的一名班长。”操作部付磊说道。自去年11月份以来,危品管理中心不断创新内部管理,打破部门、班组限制,从关键岗位入手,开展轮岗实训。通过这种方式,86名职工获得了锻炼多样化能力的机会,想干事、能干事的职工也因此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帮助轮岗职工快速深入岗位,提升专业技能,危品管理中心充分发扬“传帮带”精神,为每位职工配备职业导师,通过专业考试、岗位实践、设备实操、技能实训等方式,培养轮岗实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育“一专多能”型人才。“我现在不但会巡查,而且还能在危险货物业务操作中担当起调度、计划的重任!”付磊骄傲地说道。
但“能”并不是人才培养的终点,更重要的是培养每位成员对于危险货物的“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中心每位成员都需要对危险货物的特性了如指掌,这是我们每个危管人最基本的要求。”为给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方案,危品管理中心不断加强对人员专业性的提升,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加深对危险货物的认识,让每位成员都成为危险货物管理“专家”,也为物流集团业务发展积聚人才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青港物流危品管理中心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密织安全网,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扎根于港口物流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为狼性精神画上生动注脚。